河南娃上重点大学 今年可能会容易些
文章来源:河大艺考原创 日期:2013-5-21
今年我省协作计划将安排4.74万人,人数全国第一。
今年河南娃上重点大学将更容易。前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,今年国家将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,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高校招生计划由1万名增至3万名。此外,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.5万个名额,由东部高校招收包括我省在内的中西部考生,其中河南4.74万人,居全国第一。对于我省考生来说,这无疑是高考前的一个利好消息,让更多勤奋好学的河南娃看到了希望。
○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继续扩招
今年我国要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,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,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,招生高校覆盖所有“211工程”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。
另外,今年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、升学压力大、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。
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,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。从2012年开始,“十二五”期间,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万名左右本科招生计划,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参加全国
统考的考生,实行定向招生。
我省也是从去年开始,高考开始面向部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(区)的考生,实施定向招生专项计划:即在高考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,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(即贫困地区)生源,实行定向招生,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。
○“招生协作”继续支援中西部
除农村学生外,中西部部分省区特别是我省多年来存在升学压力较大的现象,这一局面也在逐步得到扭转。
今年,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、升学压力大、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。今年将继续实施“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”,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.5万个名额,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,我省学子将受益。
什么是“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”?
2008年,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实施“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”(以下简称“协作计划”),每年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拿出一部分,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,由其所属公办高校承担,专门面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、升学压力大的省份招生。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透露,今年国家“协作计划”将增至18.5万,这其中,给河南4.74万人,居全国第一。需要说明的是,这些计划供给高校相当多具备很高的知名度,这给想出省读名校的河南学子增加了更多选择的机会。
○名校招生向农村学子倾斜
今年,从一些已公布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,也逐渐向农村地区倾斜。
清华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在向农村考生倾斜,继续开展“自强计划”,为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、边远贫困地区且自强不息、德才兼备、品学兼优、勤奋上进的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。
今年,我省有6名学生入选面向寒门学子的“自强计划”,他们可享受30分至60分加分投档的优惠政策。其中,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的赵浩陪可加60分,获得这份幸运的学子全国只有10人。
北京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将继续扩大对农村考生的倾斜,要求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比例不得低于20%,对国家明确的重点农村扶贫开发地区可给予重点扶持。
前日,郑州大学也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上告诉学生们好消息:“来自农村同学的机会更多了!今年我校已安排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100人,面向县乡免费医学定向50人,增加了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、青海、宁夏和新疆等西部省区的招生计划。待上级有关部门政策明确后,我校有可能再增加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生计划。”
河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日前也表示,今年,该校在我省投放的专项计划为50人。
○河南娃上名校几率增加
“这几个举措将大大惠及河南的考生,今年河南娃上名校的几率肯定可以增加。”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称,河南一直是生源第一大省和高考压力大省,河南学子上名校的难度比其他地区难得多。现在不少地区高考人数逐年下降,国家到了该均衡地区教育差距的时候了。
另外,近年来“寒门难出贵子”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。有数据显示,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,来自农民与农民工、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家庭者就读“211”院校的比例分别为38%、22%,远远低于生源分布的平均比例。
2010年,清华大学抽样调查显示,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%。而当年高考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%。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也在过去20年间从三成降至一成。
“城乡教育资源是不平衡的,这些举措能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一个起跑线上。”该人士认为,这也就意味着,寒门学子进入好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。
今年高招的一些新政策,对于正在备战高考的河南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没有资料